发布日期:2025-07-08 22:46 点击次数:172
胰腺钩突部长了肿瘤资金杠杆,多家顶尖医院均断言必须接受创伤巨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1岁的患者刘先生一度陷入治疗困境。
然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喻超教授团队,凭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超强精准性,成功完成高难度的局部切除术,不仅完美“拆弹”,更完整保留了胰腺及周围器官功能,开创了胰腺肿瘤精准治疗的新篇章。
术前影像学诊断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
据记者了解,此前,患者刘先生体检发现胰腺钩突部占位,外院确诊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多家知名三甲医院均表示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该手术作为腹部外科最复杂、风险最高的术式之一,需切除多个器官并重建三个复杂吻合口,创伤大、并发症风险高,术后生活质量可能显著下降,让患者和家人倍感忧虑。
最终,刘先生慕名来到贵医附院肝胆外科寻求喻超教授团队的帮助。该团队深耕胰腺微创领域,是省内率先开展机器人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各类胰腺功能保留手术的先锋。针对刘先生肿瘤位置深、毗邻关系复杂的特点,团队摒弃传统大开大合术式,创新性地制定了机器人辅助下的精准局部切除方案。
展开剩余54%手术中,喻超团队巧妙结合机器人超声技术,如同拥有了透视眼,清晰勾勒出深藏于胰腺实质内的肿瘤边界及其与胰管、胆管、血管等要害管道的复杂三维关系。在机器人系统提供的10倍放大高清3D视野支持下,专家们如同在微观世界精细作业,成功将肿瘤完整剥离,术中出血仅约10毫升,最大程度保护了宝贵的胰腺组织及周围器官功能。
据悉,手术仅通过腹部数个“钥匙孔”微创切口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迅速,术后第8天即康复出院。
患者术后第8天顺利出院
该院肝胆外科主任喻超介绍,近三年来,科室已成功完成近300例肝胆胰机器人手术,手术量西南领先。尤其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胰腺手术领域,团队已成为区域标杆。团队在省内率先创新并成熟应用了包括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胰腺中段切除术、胰管修复重建术及肿瘤剜除术等在内的系列精准术式。“胰腺手术无禁区”的技术理念,正在这里成为守护患者生命与生活质量的坚实承诺。
此次精准“拆弹”,不仅为患者拆除了病痛之弹,更以创新精神与精湛技艺,突破了传统手术理念的“禁区”,为无数面临类似困境的胰腺肿瘤患者点燃了保留功能、回归高质量生活的希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琴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资金杠杆
发布于:贵州省